10-10-2019 有了机遇和才华,还有什么是成功的关键?

都知道有了才华还必须有机会才能成功,那么,有了识别机遇的三要素,还需要什么才能成功?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有能力分析客观具体的实际,因为只有依据客观具体的实际所提出的建议,才有可能真实抓住自己所识别的机遇,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参阅更多识别机遇实例:Elements to recognize an opportunity to succeed )

据说中国政府方面对于我的矛盾,有些就是有关我对中国的贡献的,即为何选择了我的贡献。

1)比如中国的地铁建设为何选择了我的建议“地铁便民依规划,(即“城交城建,强化地铁规划便民新兴”)?我所听说的普遍的最大的疑问是:I)上海2004年已经投资兴建地铁,为何我还能有贡献?其实答案很简单的,这是因为我的建议是有关地铁线路的设计规划的,据说因为很及时所以上海相关单位也就很及时的改进了地铁的设计规划蓝图并命名为了“新地铁“。II)城市地铁设计是城建专业里的一门需要教授专业讲解一个学期的专业课,就算我是一个有研究经验的,但毕竟不是城建专业,我是如何会有这样的大城市交通规划的创意想法的?其实广播剧当年对此的介绍是很专业也很准确的,对所有疑问的回答其实也都是关键点。如果你有机会再听,你就看下附的这两张地铁交通图,左边是纽约,右边是波士顿,然后再以一个开车通勤不喜欢太多红绿灯的驾车人的心态来听,你就会听到所有的疑问都回答的非常清楚的。至于很多人好奇的投资机会疑问,请参阅:清朝洋务运动中也存在着的投资机会矛盾

纽约地铁图                                                         波士顿地铁图
Current New York City MTA NYC Subway Map 2018 THE MAP  NEW VERSION                         Image result for Boston subway map



2)比如说苏州建设,苏州政府自己提出的建议为何没被当时的中央政府所采纳?在我的2004年谈话的原文里(广播剧有报道的),我的苏州发展建设构想是基于三种经济发展模式中适合苏州的一种:苏州加工依托上海,即“苏州发展,起步加工产业上海设计*”。为何选择我的,广播剧其实是有报道的,如果你再听,可能会听到他们谈及的都是关键点,所有疑问其实都已经回答了。我只谈当年的苏州政府建议团队作为管理人才团队可能难以理解的我方敏作为研究人员出身的观点,即为何我方敏提出的苏州发展创意如此着重苏州的历史实际。*参阅:07-25-2019 我方敏对中国所做的贡献究竟是什么?

管理人员都知发展设想计划是需要附有可能的完成时间表和成就是否如预期的评估标准的,当时苏州团队提出的发展构想是以苏州设计苏州创造为发展基础,但做过研究创意的都知道,在从零开始发展的情况下,这是很难提出可预期的时间表的。在科学研究中,所提出的科研设想计划都是基于已知的科学原理,但事实上,所有的科学原理都是有可适用范围的,已知的可适用范围都在科研设想中考量到了,但如果在研究中碰到了未知的,整个科研设想都有可能被推翻的,这不是科研逻辑有问题,而是实验的事实结果就是一再的推翻了科研设想,无论科研人员怎么认为不可能,无论科研人员怎么就是不服气,这科研设想就是一再被事实所推翻,直到未知的基础原理适用范围被发现被证实,否则研究人员能看到的就只是科研设想一再被研究事实所推翻。所以说,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我相信这是所有科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所学到的踏踏实实的实实在在。

我不是设计创意人员,从自身经历,我就会有以下相同的考量,1)有了创意,是否能够带动发展,2)能起到多少带动发展的作用?3)多久才可以?4)是否是特色,是否可以被称为苏州特色而让苏州成为预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龙头?

我听到的一些让我很感概的对于机遇的认知。一些人认为”只要有机会进入好的科研团队,就是可以拿到科研专利的,能够挣一份科研专利奖金只是机遇而已”。这确实不是有关谁才是有才华的或者是谁有多少才华的矛盾。

做过研究的都知道,科研设想中的十有八九是有可能会被证实为不可能的设想的,做工程师的估计也都知道,理论模拟做模型的阶段是最难的,在那个阶段是不可能知道成功产品的市场价值的,也就是说,项目从零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知道是否是个好的项目的。如果已经知道是个很好的项目了,也就意味着研究所依赖的科学原理基础已经验证了,后续研究只需按照科研构想进一步实现创意,但在这一阶段,这个研究项目实现科研专利的基础可能还没有,即起步创造者还没有科研创意科研成果可以符合评定科研专利奖金的资格,那么,这份可以进入这个好的科研团队的机会是否意味着起步创造者的被迫离开?是否意味着起步创造者凭自己能力有可能创造的科研专利价值被别人强夺了可以符合科研奖金评定资格的机会?

我当时做的软件研发项目BioGate,就是起始于一份研究部门总管的电邮*,只有短短几行字,写着”我们(公司管理层)决定了做这么一个生技网路保安软件项目,这是你们可能需要查看的一些相关资料目录,请按照你们的工作分配汇报你们的研究开展计划。“ 当时真是没人想到,这个只有几行字的项目被只有几个人的研究团队在四年后做成了一个可以赚到智慧专利的软件项目。*据说这是研究部门的标准用语,可惜我没有留着当时的英文原版。

----2019年10月11日。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09-26-2019 血缘愤怒:“财产继承,应该是法律上的说法,不是你方敏自己的说法!”

06-24-2019 将心比心:台湾的预留分继承法

08-17-2020 各方矛盾(VII)解析对美国科研奖金司法调查的怀疑(2020年9月7日更新)